距离2020体博会开幕还有

  • 我要参展
  • 我要参观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体育是什么?体育给了我们一辈子的东西!

  2018年09月13日10:21    

北京体育大学姚蕾教授曾指出,“在应试教育体系中,体育被看作是游戏活动和休闲活动,只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在这种状况下,体育教育通常被看作可有可无。”

而在课余时间,多打一会儿球,在外边多玩一会儿,就会被爸妈责备不务正业,然后被揪着耳朵,抓回去乖乖学习……这不仅仅是《家有儿女》里刘星的遭遇,可能也正是你成长中的场景吧。

  这样一来,在“每天锻炼1小时”的提倡下,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鼓励声中,大多数人还是从小就把大部分时间留在教室、留给了习题,体育也就成了最无关紧要的部分。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基本失去了体育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体育和教育,是被分离了的。

  

  体育的精神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在上世纪30年代的西南联大,由于雨滴敲击房顶的声音太大,学生们听不到讲台上传来的讲课声,于是教授和学生们在茅草铁皮教室里“静坐听雨”。

  这时学生沈光耀推开窗,向外望去,时任体育部主任马约翰正带领着一群男生,在瓢泼大雨中照常进行跑步训练。

  这位在清华体育部工作了52年的老前辈曾说,“中国学生在国外念书都是好样的,但是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人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惧怕……”

时至今日,这样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为什么到最后我们都做了“静坐听雨”的那一个呢?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更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且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其中,84.16%的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26.94%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分别比小学生、初中生高15.73%和8.69%。

  只能说,在中小学阶段迫于课业而放弃了多运动的好习惯,长大后到了更加自由的环境里就愈演愈烈了。

  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运动的好习惯的意义不言而喻,且身心健康的学生,能应付更大的压力,学习的后劲也比较强,不仅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会有助于学习。

  ???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洪兰曾分享一项实验发现:小学生每周慢跑两次、每次30分钟,12周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就比以前进步很多。因为人在运动时会促进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分泌,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会让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的人情绪都很亢奋,不会忧郁。实验者用老鼠来探究原因,发现运动时氧的大量消耗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数量,使肌肉可以运动得更久。大脑也是一样,血液流动得越快,就能运送越多的带氧血红素到细胞上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储存更多的记忆。

  从研究结果看来,每个学生都得运动,初三学生更需要每天运动。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才看得进去书;另一方面增加大脑血液的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读书才有效。运动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对学习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打球、游泳,做各种运动。???

  所以从大脑来看,要想学习成绩好,孩子应该增加的也是体育课,而不是补习课!

  比如打篮球就是一个很符合演化目的的运动,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大约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决定是自己投篮还是传给别人;若是自己投,大脑得马上计算球投进篮的概率,以及投不进时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对他以后出社会的应变能力有帮助。

  同时,多运动不但可以少生病,还可以节省如忧郁症、失智症等许多慢性疾病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况且有好的体魄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长久地应用出来。

  了解了多运动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整合,有益学习,增加思考记忆后,父母一定要放手鼓励孩子去参与打球、游泳等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如此,好的身体,优良的运动习惯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如果我们家长不要那么目光短浅的话,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比给孩子上补习班,拿奥数冠军甚至高考状元更有价值。奥数冠军的价值是一时的,而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一世的。



关闭